上海方工認為核電是核電站安全運行中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核電站安全運行不可或缺的關鍵附件。由于核電站的特殊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核電閥門產品的設計、制造過程中,有著比常規閥門更多的測試要求和更嚴苛的標準。
【上海方工】核電閥門的概述和市場數據
上海方工認為核電是核電站安全運行中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核電站安全運行不可或缺的關鍵附件。由于核電站的特殊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核電閥門產品的設計、制造過程中,有著比常規閥門更多的測試要求和更嚴苛的標準。
核電閥門包含核島NI、常規島CI和電站輔助設BOP系統中使用的閥門,按照安全級別劃分為核安全I級、II級、Ⅲ級和非核級,其中核安全I級要求最高。據統計一座具有兩臺100萬機組的電站有各類閥門2.8-3萬臺。下面表格分別是所有核電閥門和安全級別閥門的閥門用量比例數據。

在投資比例方面,總體而言核電閥門的投入費用在核電建設總投資額中的占比約為2 %。
3.中國核電分布
上海方工認為中國核電站分布具有明顯的“近海性”,均分布在沿海省區。截至2022年1月5日,中國核電站分布在東部沿海8個省份分別是:廣東、浙江、福建、江蘇、遼寧、山東、廣西、海南。按“十四五”規劃部署:預計到2025年,在運裝機達到70GW,在建30GW,合計100GW。
在運機組裝機容量:廣東、浙江、福建、江蘇、遼寧、山東、廣西、海南分別為1614萬千瓦、910萬千瓦、1101萬千瓦、661萬千瓦、559萬千瓦、271萬千瓦、217萬千瓦、130萬千瓦。
在建機組裝機容量:廣東、浙江、福建、江蘇、遼寧、廣西、海南分別為225萬千瓦、225萬千瓦、345萬千瓦、127萬千瓦、239萬千瓦、236萬千瓦、252萬千瓦。
同時,需要積極關注的是:“一帶一路”及其周邊國家已經和正在計劃發展核電,預計到2030年新建機組預計將達到107臺,將產生近6000億產值,閥門行業按照核電站建設2%的投入資金估算,估計將帶來120億元的市場需求。
4.核閥國產化進展
上海方工認為國內已有近30家企業獲得了國家核安全局頒發的民用核承壓設備設計和生產資格許可證,可以設計、生產核安全級閥門。核閥國產化方面,在運核電機組已成功應用的核級閥門有:閘閥、截止閥、止回閥、球閥、蝶閥、隔膜閥;少部分彈簧式安全閥、調節閥和節流閥已實現國產化應用。2021年,中核科技、江蘇神通、浙江三方、哈爾濱電站閥門等企業取得較大業績,為核級閥門國產化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具體見下表:
據統計,目前我國核電閥門國產化方面已經取得了可喜的進展,90%以上的閥門品種實現了國產化。
閥門行業在核閥技術和產品進行布局的企業有:中核科技、江蘇神通、上海方工、浙江三方、哈爾濱電站閥門、紐威股份、大連大高等。主要面對的國外競爭對手有Velan、Tyco、Westinghouse、Emerson、Fuchs等。